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咨询网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7-06-15
广东汕头贵屿,在很多人听来是个新鲜的名字,在全球电子垃圾的拆解历史上却有着特殊意义。
早在20世纪上半叶,贵屿人就已经开始在潮汕一带走街串巷,以收购废铜烂铁为生。因此潮汕一带对贵屿人的印象,就是“收破烂的”,而且民风彪悍惹不起。对于即将前往贵屿的“外来人”来说,得到的最多建议就是,“那边卫生环境不好,一个人去要注意安全”。
但在“电子垃圾产业链”中,贵屿的价值却不能忽视。从经济的角度上看,汕头市贵屿镇有超过80%的家庭直接参与了电子垃圾分解,每年分解的电子垃圾超过150万吨,而通过这一 产业,一个家庭作坊的年收入甚至能够达到百万元。
近年,随着电子拆解产业的逐步发展,以及国家针对电子回收拟定的“大基金”计划,老旧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似乎开始慢慢退出舞台,除了因环保和整治等问题见诸报端,“贵屿模式”也少有人再提起。现在的贵屿发展如何?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是否有所改善?带着好奇心,记者来到了这个被誉为“全球电子垃圾拆解之都”的地方,试图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贵屿。
贵屿初印象
从广州出发,经过个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便是潮阳辖区,再花上五块钱搭乘小巴就能直接抵达贵屿。对于这个城市的陌生人来说,几乎不需要报站提醒,道路两旁有关“拆解”的广告牌就能告诉你——贵屿到了。
资料显示,贵屿和浙江台州是我国两个最大的废旧电子垃圾拆解基地,前者每年要吞吐约三百万吨电子垃圾,全镇参与拆解加工的村落超过20个,仅从业人员就达到十几万人,废弃物拆解成了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小巴行驶在贵屿镇华美村的街头,除了个别主干道上的住户在经营士多零售、摩托车维修等服务行业外,更多的楼房外挂着收购电脑、集成显卡、笔记本、开关接触器的广告牌。即使是关门的楼房外,门口前堆放着的白色塑料袋似乎也能让人对这里的生意模式“一目了然”。
下了车,在一名做拉货生意的三轮车师傅老余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座专门做手机拆解的楼房。看上去,这座楼房是典型的潮汕“下山虎”的建筑风格,一楼用作拆解场地,二、三楼住人。
记者以回收商的身份向这里的老板阿成(化名)做了自我介绍,他一边忙着自己手中的活儿,一边嘀咕着,“我们都是做熟人生意,而且是要看现货,没有东西一切免谈。”显然,对于新交易,他没有特别大的兴趣。
阿成对记者表示,因为做的是“垃圾生意”,买卖的货物都是以吨计算,小点的量连运费都抵不了。“这些元件每天都会大量批发往深圳华强北和北京中关村等国内大型电子市场,有时候也会从这些市场买原料,但是价钱不划算。”阿成对记者说。
确实,在“纯手工”的作坊中,原料的“贵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利润的多少。
在这个“典型”的拆解作坊中,只见一名90后模样女工在自己的“工作案台”前用镊子熟练地分解着手机上的线路板元器件,类似鼓风机的东西竖立在案头上,吹一会,电容、电极管等有用电子元件就能脱落下来。而在桌子上,还可以看到百来个白色的“杯子”,用来放置各种被分拣出来的金属元器件。
为了避免和金属直接接触,这些女工在操作的时候左手通常戴着厚厚的手套,身旁放置着在广东地区大排档里常用的大风扇,但即便开了风扇,在三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大量使用加热器和鼓风机的作坊里还是让人有些闷热不堪。
一名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的女工小花(化名)告诉记者,这个工作每小时大概能挣十多块,也可以计件,从早上七点到中午十二点,中午休息一下,然后“直落”到六点。
“每天十个小时,大概可以拿到150元,有的可以拿到200元。”小花对记者说。在一百多平方米的一楼大厅里,数以千计的手机主板被堆放在塑料筐中。店门口的玻璃柜里,十多种拆解下来的电子元件用塑料袋封装后摆放得整整齐齐。
“洗金”产业链
三轮车师傅老余告诉记者,过去大家都把“垃圾”堆得满大街都是,这几年查得严,都不敢往外面摆了,有的楼房虽然下面关着门,但是趴在门上一听,就能知道里面“开不开工”
时至今日,贵屿人仍然沿用1000多年前的原始工艺,分解着21世纪的电子垃圾。
已经在贵屿生活了十多年的老余说起贵屿的产业链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贵屿的拆解产业链成熟,不太值钱的塑料块卖给附近的塑料厂,值钱的电路板则被放在电热器或炭火炉上烤熔出零件。其中,芯片、电容和二极管等可被二次利用的零件,搜集起来卖给做零件翻新的商人,剩下的电路板则被用作提炼贵金属。用电烙铁熔出铜、锡等金属的工艺叫“烧板”,用强酸析出黄金的工艺便是“洗金”。
在过去的贵屿,拆解提炼出来的金属产量甚至可以影响国际有色金属期货价格。
绿色和平组织曾经对贵屿产业链进行过一些调查,其中对这种分级式的作坊总结为贵屿的“三级”拆解产业链。(转自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