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广东省石油化工咨询网 — 广东省权威的石化网站!
菜单
首页/行业动态/国内动态

油田企业:探索新能源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中国化工报发布时间:2025-08-31

油田企业是能源生产大户和消耗大户。在传统油气替代加快、碳约束日趋严格的形势下,推动能源转型是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处于开采中后期的老油田,面临资源接替不足、油气稳产难度大、开采成本上升等问题,迫切需要以发展新能源为契机,通过规模开发利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绿色低碳效益发展。

“十四五”期间,在各项政策引导推动下,油田企业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探索新能源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之路,且成效、规模初显。“十五五”即将到来,如何做到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与油气生产的融合,将成为各油田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统筹高效开发利用。围绕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应系统抓好产业政策、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多能互补应用、资源潜力等研究,确定油田新能源发展方向和重点。按照“节能降碳、降本减费”原则,统筹有序和高效率高效益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全力构建与油气生产深度融合、多能互补、协同高效、效益明显的综合能源供给应用体系,实现能源保障供应与绿色转型发展相统一。

二是深化绿能替代研究,进一步扩大绿能规模。加大用能电气化替代研究。探索稀油油田改为井口或井筒电加热、稠油油田利用电加热在井口和井下制蒸汽、输油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大型装备油改电等油气生产、集输能耗绿电替代路径,挖掘用电潜力,为规模建设风光电奠定基础。深化绿热替代研究。重点聚焦稠油热采、原油集输伴热及储存维温等生产场景,研究论证采取绿电加热、集光集热、采出水余热回收进行加热,以此减少燃气燃煤用量或全部替代。论证废弃井改地热井应用。充分利用废弃油水井资源,摸清地热资源状况,研究论证开发应用可行性、经济性,为生产用热、生活供暖等场景供热。探索开展储能、光热、CCUS、绿证交易等业务。针对不同生产应用场景,研究论证并探索实施电化学及新型储能、高效聚光集热、高效储热、氢能产业链、生物质能等业务,跟踪评估绿电交易、碳资产开发潜力并适时介入,厚植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和规模。

三是积极外拓市场,提升新能源产业效益。依托油田开发矿区、自用电网、地热余热资源等,重点进行绿电、绿热外供,向矿区周边供应绿能;紧盯绿电直连、绿电上网等政策,探索绿电上网交易和为外部市场供电,扩大绿电开发规模和效益;探索与国内大型能源公司(专业公司)合作,因地制宜开发油田外部新能源市场,多渠道多途径实现新能源增收创效;加强油地沟通,力争将油田新能源规划纳入地方政府规划,有力推进开发利用,争取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谋划合作开发,实现互利双赢。

四是探索新兴业务,培育增长新动能。针对新能源发电间歇性问题,试点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保障油田电网稳定;跟踪氢能在钻井、井下作业的应用场景,探索“绿电制氢—氢能利用”闭环;适时介入绿证交易、碳配额质押等业务,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

上一篇: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联合24家企业发表声明:OCF行业坚决淘汰短链氯化石蜡
下一篇: 以四大抓手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