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广东省石油化工咨询网 — 广东省权威的石化网站!
菜单
首页/行业动态/国内动态

智能技术让气瓶管理更安全高效

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咨询网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19-11-13

??? 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进程。102930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第29次会员大会上,中国化工报记者了解到,在工业气体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气瓶管理、混合气体配制以及气体充装等方面,实现了对气瓶数据的简单、快捷采集,保证了配气过程的安全、配制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和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安全管理挑战多

  对于工业气体行业而言,气瓶的安全与高效管理非常关键,然而当前气体行业相关企业在这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江苏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志锋举例说,目前,一些企业尚对气瓶数量不清、安全状况不明,且现场充装、收发、充前与充后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力,效率不高,同时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缺乏简单快捷的数据采集手段,造成大量的气瓶周转数据容易产生错误或丢失,无法对气瓶信息进行追溯;无有效手段判断气瓶安全性,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时,无法责任到人;出厂后的气瓶无法追踪,缺乏身份标识。

  针对气瓶充装,我国《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17)作出明确规定,新投入使用或经内部检验后首次充气的气瓶,充装前应按规定进行抽真空或置换处理,经确认合格后方能充装。且充装可燃性气体、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如没装设余压保持阀,重复充装前应进行抽真空处理,可燃气体气瓶抽真空至-80kPa以下,氧化性气体气瓶抽真空至-50kPa以下。这对气瓶安全充装提出了新挑战。

  破题利器信息化

  对此,专家表示,信息化管理可以预防和减少气瓶的安全质量事故,降低人工输入错误,规范现场操作流程,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同时又能解决资产管理难题。

  “气瓶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采用数字网络技术对每个气瓶安装可扫描识别的数字化标识,依据”一瓶一码一档“的原则建立气瓶电子档案。”成都新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波强调,“数字化标识要易于安装,且能够承受气瓶充装、检验和流通使用的环境条件和实际操作的工艺条件;气瓶数据采集方面,数字化标识要满足企业内部大批量快速扫描识别和自动记录,销售、配送环节的低成本识别和记录,用户自主查验气瓶安全信息等要求。”

  据介绍,目前应用较多的二维码功能、无线防爆数据采集器、手机配送App等信息化手段,可以详细了解气瓶安全、质量和配送等信息,进而可及时发现使用问题,并倒查追溯。

  智能升级进行中

  据了解,目前信息化技术供应商已然嗅到了机遇,致力于开发新技术,而工业气体行业企业则积极进行智能化升级和新技术应用。

  成都新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气体流动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可以精准算出所需气量,保证了高纯气体的纯度,混合气组分比例更精确,充装压力误差更小,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操作更安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生产效率提升25%、配送效率提升35%、人工效率提升50%、运行成本降低35%、质量合格率100%.同时,智能充装技术的应用,打通了业务和数据流,让管理更高效。黄波告诉记者,新途信息化平台数据中心可以将气瓶从入库、领用、检验、充装到运输、回收等全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方便生产者和使用者获取钢瓶信息。

  济宁协力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平还介绍了标准气体全自动智能配制技术的应用情况。吴平说,他们公司研发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标准气体全自动智能配制装置实现了人机完全分离,能够确保配气人员的安全,且加气速度自动进行控制,保证了配气过程的安全和配制结果的准确可靠。接下来,该公司将开发第三代配制装置,除了机器人自动上下瓶、卡具连接、瓶阀开关、称量及控制等过程自动进行,配制过程人机完全分离外,三代机将在配制磷烷、砷烷等易燃剧毒标气的配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确保了生产人员安全。(转自中国化工报)


上一篇: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联合24家企业发表声明:OCF行业坚决淘汰短链氯化石蜡
下一篇: 高盐废水利用要算好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