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广东省石油化工咨询网 — 广东省权威的石化网站!
菜单
首页/行业动态/国外动态

亚洲绿色发展趋势报告:本地化和区域化

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咨询网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22-08-30

过去两年中,全球经济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其中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所产生的限制措施。为了减轻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全球制造商已将其生产本地化或区域化,以减少甚至消除其对被认为有风险的供应来源的依赖。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心。最近,新冠疫情、债务问题和房地产行业低迷等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今年开始,中国与东盟(19.7%)、欧盟(19.1%)和美国(20.2%)等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已在复苏,同时与日本和南韩的贸易额也分别增长了9.4%18.4%

对于在全球市场运营的制造企业而言,“中国+1”战略为利用东南亚先进工业基础设施以提高供应链弹性提供了机会。

随着疫情逐渐消退,更多国家重新对外开放,制造业面临着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企、物流瓶颈和通货膨胀等新挑战。同样,数字化将继续在保持生产和销售效率,以及缩小劳动力差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化: 东盟的4IR和数字化经济发展

新冠疫情期间,东盟的贸易受到了影响,其在2020年的进出口与上一年相比便下降了8%

为了在2022年迎来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东盟必须考虑在制造中心、环保基础设施、数字化投资、人才再培训和高价值食品产业方面采取更进取的行动。除了满足非接触式交易,数字化还能帮助企业持续运营,采用数字技术已不可或缺。

新冠疫情加速了该地区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在疫情期间已证明其是经济活动的关键驱动力。为此,在202011月举行的第37届东盟峰会上推出的东盟全面复苏框架(ACRF),也提到了加速数字化转型。

回收:促进塑料的高价值回收

根据世界银行关于东南亚塑料循环利用的报告,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只有不到25%的可回收塑料被回收转化成有价值的材料;而超过75%的塑料价值损失,相当于这三个国家每年损失60亿美元。这是由于废物管理不当和一次性塑料回收不足所造成,是该地区必须解决的问题。

马来西亚拥有约1,300家塑料制造商,而回收率较低是因为其回收行业主要回收透明PET瓶等易于收集且价值高的材料。由于缺乏技术,且利润率低,大量废物如食品包装、聚苯乙烯产品和吸管等,都没有被回收利用。

为此,马来西亚制定了2018-2030年零一次性塑料路线图,还将对塑料制造商征收联邦污染税,并于2022年开始实施。

至于菲律宾,估计每年有75万吨塑料因管理不善而进入海洋,该国正在努力提高塑料回收率,其目前为22%

2019年,在消耗的110万吨主要树脂(包括PETPPHDPELLDPE/LDPE)中,只有28%292,000吨被回收。PET(不包括其他聚酯产品)在包装中的回收率最高,为45%

为了缩小在回收方面的差距,必须消除几个障碍,包括高昂的物流成本(会使回收商不愿意在当地采购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比泰国和越南等国家高出67%)。

同时,拥有东盟最大、世界第16大石化产业,以及塑料行业在2019年占其GDP 6.1%的泰国,正专注于塑料废物管理,以促进贸易。

2018年,泰国每年消耗349万吨塑料——其中42%用于包装,但其回收率仅为17.6%,即每年仅回收616,000吨主要塑料树脂如PETHDPE/LDPEPP,导致87%的材料价值损失,相等于每年约40亿美元。在各类树脂中,PET的回收率最高(46%)。

泰国的2018-2030年国家塑料废物管理路线图,旨在回收所有塑料以促进材料高价值回收。这可以通过提高消费后塑料废物收集和分类的效率、提升机械和化学回收能力、在所有主要最终应用场合中设定回收材料含量目标、强制执行“易于回收设计”标准,以及实施废物管理政策来实现。

可再生能源:融入低碳经济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且经济在经受新冠疫情后将反弹,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预计后疫情时期将是一个碳排放密集时期。

亚洲的碳足迹为每年190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53%。该地区(不包括中国和印度)在2020年的化石燃料排放总量为72.1亿吨,而同期中国的排放量达到106.7亿吨,印度则为24.4亿吨。

亚洲某些国家仍然依赖煤炭和化石燃料来产生能源。根据Carbon Tracker Initiative发布的报告,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越南正在建设600多套新燃煤机组,总量超过300 GW,占全球新建燃煤发电厂的80%

煤炭在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的发电组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如此,这三个国家都已承诺将其能源去碳化,并强化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同时,其他亚洲国家也正在从其能源组合中淘汰煤炭。其中,新加坡是第一个加入弃用煤炭发电联盟(The 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PPCA) 的亚洲国家,承诺支持清洁能源。

南韩、日本和菲律宾的地方政府也加入了该联盟,该联盟于2017年在 COP23 23rd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会议上发起,并承诺到2030年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和欧盟逐步淘汰煤炭发电,在全球则不迟于2050年。

电动汽车:推动未来零碳排放

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正在联手实现运输行业的脱碳,到 2030年,可能会实现每年减少2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东南亚是五个主要汽车制造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的所在地,需要加快实现电动汽车的目标。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已经制定了新的电动汽车政策,并正在为成熟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做准备,其中包括提高利用率及鼓励整个价值链的私人投资。

泰国计划到2025年生产25万辆电动汽车、3,000辆电动公共汽车和 53,000辆电动摩托车。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占该地区市场的32%,已将电动汽车行业列为优先发展行业。其17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路线图旨在到2025年投入使用210万辆电动摩托车和4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20%将在本地制造。

该国的优势在于其本地的镍储量,而镍用于生产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其储量是世界上之最,拥有7,200万吨,占全球镍储量的52%

越南也在分阶段制定路线图,第二阶段跨越 2030-2040年,目标是开发和生产350万辆电动汽车;第三阶段则跨越2040-2050年,目标是将电动汽车的产量提高到400-450万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也是电动汽车销量份额最大的国家。中国已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即到2035年停止销售新的汽油动力汽车,并聚焦制造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型等节能汽车,从而兑现2060年实现零排放的承诺。(转自雅式橡塑网


上一篇: 全球碳排放量的增长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
下一篇: 目前全球成品油市场面临严重柴油短缺